王石川
  日前,中宣部、國家發改委發出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的通知,要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根本目標,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,深入進行節儉節約宣傳教育,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節儉節約實踐活動,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約、拒絕浪費的濃厚氛圍。
  “儉以養德”一語,源於三國蜀相諸葛亮54歲時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《誡子書》,其中既有對下一代的諄諄教導,更是這位英明丞相對自己治國平天下經歷的總結。他的苦心,至今適用於國家、集體、家庭乃至每一個人。
  節儉首先關乎私德。勤勉、朴素的“節約習慣”,不單是一日一月的賬本計量,它牽連著一個人一生的成長教育、道德底色。不難想象,日常生活中一個大手大腳、追求豪奢的人,一個暴殄天物、炫耀性消費甚至浪費的人,其個人操守會是怎樣。
  節儉關乎官德。如果說某個人不夠節儉,尚屬個人“隱秘”,算不得公事,那麼公職人員大肆揮霍,且浪費的是公帑,就絕不是簡單的小事了。試想,如果公職人員大吃大喝,轉身號召公眾踐行光盤行動,誰信?如果政府辦公樓開空調、用紙張鋪張浪費,卻倡導公眾節水省電,誰服?儉樸是機關單位最好的名片,正如湖南龍山一樣,儘管縣委大院矮小破舊,但民生投入卻不惜真金白銀,才能在人們心中樹立公職人員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。
  節儉更關乎公德。節儉,看似細小,實則宏大。關緊一個水龍頭、修好一個漏水馬桶、減少餐桌上的浪費……它不僅僅是個人行為,更牽涉到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。再往大點講,“節儉”,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。我們必須要正視並警惕一些驚心觸目的資源浪費:煤炭、燃氣、鋼材、建築、電力、水源……它們無一不在耗損著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動力,破壞著本應蔭被子孫後代的自然生態。
  “克勤克儉,無怠無荒。”今天,我們認真地重提“節儉養德”,不僅僅因為儉以養德、敬天惜物是我們優良的傳統,更因為節能減排、低碳生活是當下真正的時尚。從現在做起,從自己做起,從身邊做起,你準備好節儉了麽?  (原標題:“儉以養德”是傳統,更是時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n55pnrev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